祝瑞荣:新南钢将把创新基因深植于企业发展脉络中

发布时间:2024-01-15 13:41:38浏览:0

“2023年对行业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对于南钢来说也是极具意义的一年。新南钢会把创新的基因深植于企业发展脉络中,让南钢的高端品种研发始终走在行业前列。”2024年1月12日,南钢总裁祝瑞荣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第六次会议间隙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详细介绍了南钢2023年发展亮点及2024年重点发展规划,并预测了今年行业发展趋势。

五大亮点彰显企业高质量发展阶段成效

在祝瑞荣看来,2023年行业发展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供需处于失衡状态;另一方面上游材料成本依旧处于较高的位置,行业整体效益下滑。“南钢在过去一年里克服了这些困难,收获不俗的业绩,整体排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4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66位。这也可以算是南钢在经营方面一个比较大的亮点。”祝瑞荣表示。

祝瑞荣还总结了能够彰显出2023年南钢高质量发展成效的其他四大亮点。

一是持续推进数字化改造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祝瑞荣表示,南钢2023年主要聚焦工业互联网和数据驱动两个方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南钢围绕“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坚持智改数转网联,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另一方面,南钢推动板材智能制造全流程、智慧能源管控一体化平台等项目上线,成为全国首家通过数字化转型成熟度3星级企业评估的企业,获评为首批全国数字领航企业。

二是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深入。祝瑞荣介绍,南钢一方面成立低碳能源战略委员会统筹规划绿色低碳转型、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目标计划;另一方面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新模式,聚焦现场环境改善、超低排放改造,通过全工序、全流程超低排放验收审核,实现从“钢铁侠”到“绿巨人”华丽转身。“南钢当前要做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此,我们上线了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南钢也在积极展开一些低碳工艺研究工作。我认为,持续深入低碳工艺研究可以成为钢企积极应对未来挑战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他说。

三是产品持续高端化。祝瑞荣介绍,2023年,南钢继续深入产品结构调整,在产品高端化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围绕产品技术研发,南钢去年有27项新产品、新技术通过专业机构鉴定,目前累计已有162项创新成果处于国际先进和领先地位;仅在过去一年内,南钢就申请专有技术专利认定超过1000件、PCT国际专利154件,位居世界钢企技术竞争力第10位。此外,南钢还进一步整合全球创新研发资源,充分利用好过去积累的成熟经验,聚焦新材料、前瞻性技术不断发力,持续广纳人才、激励人才。“有人才才能有创新。当然,更需要考虑的是把人才吸引过来后,如何激励人才、留住人才。南钢有较为完善的人才激励体系,例如技术合伙人体系,技术人员创新创效就可以参与企业分红,同时企业创新产品5年之内取得的收益有一部分也将用来奖励人才队伍。”他说。

四是紧紧跟随国家战略需要,深耕全球市场,在重点品种、重点市场、重大项目上均实现突破。“‘一带一路’共建项目生命力强大。南钢在印尼运营的公司为自身开辟全球化事业持续注入新鲜血液。目前,南钢的海外项目正陆续投产,在印尼的部分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我们的目标是将在印尼的项目打造成‘一带一路’明星项目。这也是我们日后的发展重点之一。”祝瑞荣讲道。

2024年行业发展预计呈现四大特征

展望2024年,祝瑞荣认为,国内钢铁市场将呈现以下4个特征。

一是产能绝对过剩。“钢铁产能从阶段性过剩、结构性过剩到现在的全面过剩,体现出市场近些年基本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当然,行业内关于产能问题已经达成共识,现在的产能总量已经到了一个峰值区,未来会缓慢下降,速度不会很快。”他说。

二是市场需求量预计处于低位。“这和第一个特征关系密切,钢铁行业和房地产等下游行业息息相关。我认为,2024年市场需求将有所增长但空间有限。随着房地产等行业一系列政策出台,落实到位的话需求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但预计也是处于一个低位的状态。”祝瑞荣解释道。

三是成本将高位波动,预计钢铁企业成本控制难度加大。“一方面,上游持续向下游转移成本压力,钢铁企业已经面对了供过于求的局面经营压力较大,再向其他方面转移成本的能力也相对较弱。”祝瑞荣说,“另外,环保、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刚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预计2024年钢铁企业的成本控制难度较大。”

四是钢铁企业发展预计出现两极分化。“结合上面分析的情况,预计未来1年钢铁企业的两极分化趋势会更加明显。一方面,品种结构好、成本控制力强的企业会‘活’得比较好;另一方面以普品为主的、物流条件没有优势、成本控制力也比较弱的企业必将面临‘冰与火的考验’。”他说。

“当然,虽然今年行业面临很多挑战,但是随着中国经济释放强大韧性与活力,钢铁行业仍有很多机会,预计高端制造业等释放的需求空间以及行业自身的材料升级空间还是可观的。”祝瑞荣表示,“例如,目前造船行业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8年。同样的,汽车制造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制造,也是中国向世界递交的一张靓丽名片,这类市场还是有需求的。更具体一点,开发海洋环境专用的耐腐蚀钢或海洋光伏项目用钢等就可以作为企业目前的拓展空间。”在祝瑞荣看来,“机遇与挑战”对于钢铁行业年复一年的发展而言,正是在不断磨合前进中寻找平衡点,随着中国经济韧性增强,今年钢铁结构性机会也将凸显,行业还需踩准市场节奏以行稳致远。

新南钢的优势塑造将抓好6个重点

2023年12月28日,南钢在加入中信集团后推出了一份未来3年股东回报规划,明确2024年—2026年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当年归母净利润的30%。一时间,社会公众纷纷猜测新南钢对于未来1年企业发展的期待。

祝瑞荣对此表示:“一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振了我们的发展信心;另一方面南钢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本就应该对投资者负责。这几年,南钢的经营利润都不错,我们坚持高比例分红,实际上也是稳定社会各界,包括我们的投资者对南钢的信心。做好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投资者的认可与赞扬对于企业品牌塑造也很重要。”

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祝瑞荣表示,新南钢今年将重点围绕以下6个重点打造竞争优势。

一是塑造卓越经营能力。“企业管理要有方,经营更要有道。目前,企业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对于市场的判断若差之毫厘必将谬以千里。结合我们对市场需求的判断,新南钢将重点塑造自身有机的、卓越的经营能力。”祝瑞荣说,“我们要用数字化手段穿透业务管理,通过准确的数字逻辑推理加强市场研判,这是新南钢今年要做的一个非常核心的工作。这涉及到库存、销售、采购等相关策略安排。具体来看,新南钢今年一方面将着力提高镍系、抗酸管线以及复合板、轴承钢、汽车钢等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将围绕成熟产品持续开展改善型创新以降低成本,辅之以期现结合模式、个性化定制等商业模式创新,获得服务的增值溢价,让普通产品也拥有可观的盈利能力。此外,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满足船厂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又该怎么将在国内积累的电商平台运营经验复制到国外去?这些都是我们今年重点要做的。”

二是精益管理,构筑极致成本控制力。祝瑞荣表示,成本控制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基本功。“我们在深入对标挖潜的同时,还要利用数字化手段,从管理成本的视角对环保、能耗、质量等各部门管控的专项费用进行动态跟踪分析,确保可控费用再降低。当自身的成本降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时,我们还要和行业顶尖企业对标挖潜增效。我认为,就目前而言,成本控制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以确定的方法应对不确定的挑战。”他说。

三是久久为功,增强数字化变革力。祝瑞荣介绍,今年新南钢计划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优化“铁—钢—轧”一体化协同生产与公司智慧运营顶层框架,夯实基础自动化和控制模型基础;另一方面紧扣价值创造目标,向质量、研发、创造新的商业模式要效益,形成行业内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四是创新驱动,强化科创引领力。“数据挖掘、价值创造等能力提高十分重要。我们组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专家团队,对已有投产投用的项目进行更深入的数据挖掘,同时持续进行产品转型,持续按照销售收入的3%投入科研创新工作,保证5000万元的对外合作额度。”祝瑞荣介绍,“南钢有很多和客户合作的联合创新中心,这对于我们应对市场挑战很有意义。只有我们更多地去和客户接触,坚持跟客户站在一起,发现客户的痛难点,产品创新方向才能更明确。”

五是锻造品牌优势,提升全球化发展能力。“如何让已有海外项目持续增效,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让南钢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打响,是我们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祝瑞荣展开讲道,“南钢的全球化战略也在跟随国际形势变化不断调整。过去,我们只做单纯意义上的‘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普品用于对外出口,后来经过战略调整,南钢的全球化发展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全球化本身就是多维度的。一方面,我们要考虑如何因地制宜地整合世界各地资源并为己所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升级产品与服务,瞄准海外市场需求机会,科学分析自身优势,将优势点与机会点巧妙结合,让南钢品牌在国际市场打响。例如,抗酸管线钢这类高端产品,南钢就可以成为某个海外项目的中国独家供货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销售高端产品产生利润,也可以向世界展现中国企业的先进产品技术能力。‘Made in China’也能由此得到带有高端化意味的‘旧词新解’。”

六是注重产城融合发展,塑造低碳焕新力。祝瑞荣表示,围绕低碳转型,新南钢将巩固全流程、高质量通过超低排放评估验收的成果,实现创A成功。同时,其还将继续保持绿色发展方面的高投入,建设“多位一体”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成为“产城融合发展新典范”,让“绿色”成为南钢最鲜明的形象标识。“我们将全面积极推进碳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碳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打造‘N-ERO’零碳三大体系(低碳工艺体系、绿色能源体系、绿色产品体系),在新一轮绿色革命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权。”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