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154.2亿元,同比下降7.8%,降幅比1—9月份收窄1.2个百分点。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15日表示,中国钢铁长期定位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认为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导致贸易纠纷是没有依据的,也不是客观的。
为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打造5G工厂中国品牌,各地依据《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工信厅信管〔2022〕23号)推动5G工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6%(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39%。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
工作原则:坚持积极稳妥,坚持因地制宜,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安全降碳;建设内容:确定试点任务,实施重点工程,强化科技创新,完善政策机制,开展全民行动;确定试点名单,编制实施方案,开展试点建设,加强总结评估。
海关总署11月7日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中国出口钢材793.9万吨,较上月减少12.4万吨,环比下降1.5%;1-10月累计出口钢材7473.2万吨,同比增长34.8%。
前三季度,随着宏观政策“组合拳”效果不断显现,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企业营收利润持续恢复向好。
该报告显示,全球钢铁需求在2022年下降3.3%后,2023年将恢复性增长1.8%,达到18.145亿吨。2024年将继续保持增长1.9%,达到18.491亿吨。
2023年9月,中国粗钢日均产量273.70万吨,环比下降1.8%;生铁日均产量238.47万吨,环比下降0.9%;钢材日均产量392.73万吨,环比增长4.5%。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10月15日在上海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暨2023年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论坛了解到,2023年,中国钢铁产量稳步增长,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进一步提高,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也在加速推进。
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2%。其中,出口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6%;进口13.2万亿元,同比下降1.2%。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9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066.36万吨、生铁1890.17万吨、钢材2215.91万吨。
10月9日,南钢国贸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年度总经理报告。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主持会议,南钢总裁祝瑞荣、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林国强等参会。
近日,工信部等七部门正式对外发布《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下称《方案》),提出钢铁行业今、明两年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5%左右、4%以上目标,并明确提出了四大行动举措和五项保障措施,为钢铁行业稳增长保驾护航,有利于提振行业发展信心、改善发展环境。
9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今年以来,装备制造业是推动工业增长的主力,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向好。
9月8日,在2023第四届全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大会上,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杨朝飞在主旨报告中对我国减污降碳政策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并介绍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与目标。
“碳中和是一项复杂、长期、系统性的工程,不是简单的节能环保问题,是发展方式的新变革,需要在冶炼技术、生产原料、配套设施等诸多方面对原有生产方式进行革新。”
官方公众号